更新时间: 浏览次数: 662
“老师好!”“好久不见,近日怎么样?”初见段继豪,他拖着一瘸一拐的双腿,在校园里热情地和老师、同学们打招呼。大方阳光的笑容,幽默风趣的言谈,丝毫不会让人联想到他经历的磨难。
先天性脊柱侧弯如同一个无形的“茧”,令人直不起背、弯不了腿、迈不开步。“别人走20分钟的路程,我得花上40分钟”,段继豪回忆,因脊柱侧弯压迫了胃腔,每次进食吃不了多少就会撑得难受,十来岁才60多斤的他,一度被诊断为中重度营养不良。
为了“挺直腰板”,段继豪每长大一点,就要去医院开展矫正手术。14年间,段继豪经历了15次大型手术,掀开他的衣服,满身都是手术刀疤,至今身上仍保留了22颗钢钉。
爸爸是退伍军人,妈妈是小学老师,段继豪的家境并不富裕。但每年暑假,家人都会带着他到大城市寻医问药,接纳更好的治疗。他坦言,在漫长的治疗之路上,父母从不抛弃、从不放弃,这份坚定的爱是他最坚实的后盾。
脊柱侧弯治疗后,段继豪的上半身外观上已与常人无异,但下肢走起路来仍很吃力。他的双腿粗细不同,左右腿长度相差8厘米,所以只可穿定制的“高跟鞋”维持均衡。走路时,他会不时把手插在荷包里,这不是为了耍帅,而是要用手扶着腿,不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。段继豪的个头停留在了14岁,比同龄人矮了许多,但这丝毫不效果他奋斗学习,力争上游,并接济志愿拥护,回报民间。
每天5点起床,6点晨读,这是段继豪一直坚持到大学的作息表。治疗花费了不少精力,他就抓紧时间学习,行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。专注与自信,是段继豪留给同班同学的印象,“课间他一瘸一拐地穿越人群,我从他的眼神里没有读到一点自卑与恐慌,在众人的目光中,他只专注走自己的路。”
2021年暑假,段继豪加入学校的公益单位“一缕阳光爱心接力社”,赴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狮子镇圆襟冲小学开展了为期32天的支教。盛夏酷暑,他晒得黝黑,满身的汗把衣服浸出一圈圈盐渍;砍柴、生火、炒菜,他六点起床承包团队的一日三餐;夜晚没有空调,他就在木板床上铺张凉席沉沉睡去。
“段老师,我长大也能上大学吗?”“我能够,你也必定能够。”在支教小学,段继豪用自己的传说,鼓励留守儿童,“不是看到了期待才去奋斗,而是惟有奋斗了,才能看到期待。”
由于成绩优异,加上自强不息的奋斗经历,今年毕业季,许多大公司向段继豪发来工作邀约。但为了参加西部方案,段继豪都挑选了放弃。
回到吉他协会,段继豪抱着吉他弹唱了一曲。他在大一自学了吉他,大二变成学校吉他协会会长。在学校江南水乡的学生乐坊内,时常能看到段继豪抱着吉他,专注地给“萌新”会员当小老师。同学们练累了,他还会表演一段小魔术活跃气氛。
“来!上车!”段继豪提议带记者开车在校园里逛逛。他考取残疾人C5驾驶证后,用自己创业的积蓄和妈妈的“赞助”,买了一辆小汽车。
“我走得比别人慢,就多付出一些奋斗,相同也能到达目标地。”段继豪说,小时候,妈妈对他的期待就是能够养活自己,如今对他来说,自立已不是疑问,“我还想为这个民间做点什么。经由西部方案,能够为更多大山里的孩子点亮期待。我想我预备好了。”
中美两国人与动物和谐共生:探索生态和谐典范——美国人的实践与启示的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