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 浏览次数: 883
“二垒去补位”“举棒姿势做好再跑,脚抬起来冲”“很好,维持”……在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凤凰洲体育公园的棒球场上,台青吴军平站在球场边,不时给小球手们点赞,更多是提醒纠正。
出生于1995年的吴军平从台湾屏东县跨海而来,已在大陆执教棒垒球近6年,现在在南昌一家俱乐部担任棒垒球教练。初见时,他头戴黑色棒球帽、身穿蓝色运动服,皮肤晒得黝黑,三句话不离棒垒球,尽显对这项运动的痴迷。
训练间隙,吴军平将自己的“棒垒球梦”娓娓道来:小学开动练习棒垒球,后变成棒垒球运动员,22岁起在家乡屏东县担任棒垒球教练。“2018年,我带领台湾学员去深圳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学生棒球联赛,遇到了我的学长,他劝我趁年轻来大陆看看,这边远景广,也有时机晓得更多人。”吴军平说,在学长的介绍下,2019年,他来到南昌当棒垒球教练。
初到南昌时,他所在的俱乐部仅有不到30名学员,棒垒球运动根基较差,许多孩子对这项运动一知半解。这些年,在江西省棒垒球协会和南昌市棒垒球协会的推行下,吴军平和俱乐部的其它教练共同,进校园营销,上棒垒球经历课,差不多跑遍了南昌的中小学校。
棒垒球营销成效显著:南昌二中等学校组建了棒垒球校队;吴军平所在的俱乐部从起初惟有两支棒垒球队到如今有20支棒垒球队……在球场上,球员们奔跑、接传球、挥棒,训练声不停回荡,这样的场景已变成常态。
训练场上,吴军平时常请求严格,被称为“魔鬼教练”,却仍受到不少孩子和家长的信任。截至现在,他在大陆带过超200名学生,在他看来,台湾的棒垒球队训练较严格;大陆的球队以欢乐经历为主,但教练水平也很高,能让球员的水平快速且有效被激发出来。
棒垒球运动被誉为“竞技与智慧的联合”,集“接、传、打、跑”于一体。吴军平说,这项运动既能培养球员的灵敏性与专注力,又能磨炼意志,培养团队意志,“我期待能用自己的方式,激发孩子们的兴趣,让他们确实爱上棒垒球”。
其间,吴军平还去福建、海南等地学习,但最终挑选定居南昌。从“连接”到“联结”,吴军平在大陆收获了“很棒的人生”——能听懂南昌话,爱逛南昌充满烟火气的夜市,并收获了爱情。
“我是一个恋家的人,在南昌有家的感触。很巧的是,棒垒球尚有个美好的含义,这是一项以‘回家’为目标的运动。”吴军平说,比赛中,惟有从本垒出发,再回到本垒,才能得分,本垒的英文是home base,所以棒垒球是一项从“家”出发、再回到“家”的运动。
谈及将来,吴军平期待能在江西各个地段营销棒垒球运动,组建一支省级球队参加全国比赛,并致力推行台湾球队来江西比赛切磋,期待以球为媒推行两岸沟通“全垒打”。(完)
处女初体验:探索新奇小玩具的沉浸式探险之旅的相关文章